202103-TheBrain-0

2022年6月2日 下午 4:04|16分钟43秒

关键词:
标签、钉钉、笔记、微信、软件、社群、分享、习惯、层级、思维导图、知识管理、信息节点

文字记录:
挺好。我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用过这个钉钉,他的这个直播还是做得挺好的。钉钉刚出来的时候我试过,那时候没有特别惊艳,但是后面微信也在做企业微信。但现在对比这个微信和钉钉,发现钉占的优势非常明显。尤其通过这次疫情,大家应该能听到声音。回复一下声音可以听到吗?能听到声音吗?回复一下。好看到了。好的。所以你看这样基本上就是一个测试好了。是的测试是人效果也还可以,也有问题随时反馈或者事后反馈都可以。今天简单一点就讲三个问题,一个就说我们为什么选钉钉,第二个就是关于为什么要做作业。

第三个就是点评一下一些作业的一些信息。为什么让钉钉大家看一下,在微信群里面的信息是比较乱的。你看我在钉钉里面信息是可以回复的。所以你像像这种信像这种信息怎么这样?你看像这些信息,都是比较乱的一条一条的,对不对?其实没什么意义。但是你看像得想想这种回复的时候即使在这可以点开的,他能够看到这就是他有一个线索就和邮件一样。所以这是今天第一个就是讨论有这种一条一条的信息,变成了一个一个的主题。

第二个它有一些自动的功能。就像说现在我看一下说这个看直播的有 16 个人。然后我们的比如说作业把它关掉了比如说我们的作业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个作业一共有 28 个人,24个人已经提交,然后这里面我可以分别去查看说我这个未点评的有哪些,这个未提交的有哪些人都很清晰。所以钉钉你看微信里面传递的全部是信息。而钉钉把很多信息和动作结合来一起,所以它的效率会更高。

那同样我们其实读书学习也是很多人收集了很多资料,那只是相当于你的硬。如果把人当成计算机的话,只是你的硬盘上多了一堆 TXT 我们 Doc 文档 PDF 那是一个静态的数据。你要提升自己,你一定是给你的计算机装上一些好的软件,装上一些 EXE 装上一些 App 软件当然最高境界你应该把它变成你自己的操作系统,相当于 Windows 升级。所以说这种钉钉的两个含义,第一信息更清晰,就是线索。第二个它把这个静态的信息变成了一个动作,变成一个动作。

那么为什么要做作业呢?第一个就是了解大家,我一开始没让大家做自我简介,其实透过作业能看到。你其实能了解一个人,因为你发作业的时候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比如说有的人标点很清晰啊,有的人会有错字,有的人配图配得很认真,有的人写了很多感想,有的人呢就就没什么特色。

第二个,发作业其实是希望大家语速慢点,我是想效率高一点好第二点是希望大家互相讨论作业,我是每一个都看的,我看得很仔细,花了很多时间。那你比如说第一个你看,我基本上回复的还是挺长的,尤其是这一条我置顶了下面还有还这个有这应该是学习惯还是学习惯是他们一个小社群,社群里面还碰到了这个两个人一起参加了我们这个学习在这互动。

其实大家真的可以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响应这个问题的?比如说提了一个问题说就立一个 flag 你看看别人怎么立的。那么做作业的做第一个目的是我了解大家。第二个是希望大家互相讨论,我为什么强调要分享出去呢?其实不是给我导流,我基本上这个课做完了可能也不太会再做,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去传播在 brain 或者成为一个小的节点。分享知识,不见得要是像网红一样说我一定要有几千个人的粉丝,没必要你周围哪怕你在你的公司里面,在你的社群里面,有一两个人觉得因你而收益,那就那就够了所以去分享。分享。

共享之后,因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别人会逼着你会问你说你那个软件说得那么神奇,学得怎么样了?给我讲一讲,会督促你学习,所以这是一种表达,也是形成一种外部压力。我看一看啊,啊对,五分钟过去了。简评一点,其实当时我看的时候是比较有感慨的,你现在这个上面也比较乱,我就是不具体说了,当时就是几个共性的点说一下,因为好几个人提到了什么呢?比如说 the brain 的这个就比如说关系层级理顺,还有什么结构化,还有这个比如说输入输出,它这个跟地方提到说输入输出,因为我们大概 38 个人有几个是属于对 zebran 几乎没什么了解,因为对我的信任而来了。还有一些是这部分可能用过四五年,有的只是没有坚持下去。

当然还有一些是从思维导图过来的,这一点其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后面才意识到,我对 the brain 的理解和很多人不一样,就是因为我不是从思维导图过来的,我是从大量的云笔记过来的。从思维导图过来的话,很多人当然已经有了这个意识,说思维导图的习惯不要带到 the brain 里面来。但实际上提问题的时候,提问题的时候仍然用的是思维导图的习惯。那我们说思维导图无论说 Tony design 就是这个创始人,他的概念,还是说这个就像就比如说像 free free mind 这东西代表的这种思维导图。那么它最核心的方式其实就是这样,对吧,一个一个的细分,一个细分。所以它是一个层级结构很严谨的东西,它适合梳理,其实最适合的大家都明白,就是梳理你的学习笔记。因为你的学习笔记是人类在一些知识领域经过了上百年几十年的总结,又经过了教课书画的不断地梳理,所以它的层次结构是非常清晰的。但是 the brain 恰恰处理的不是这些东西,它你怎么知道不能是灵活?我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处理那些你并不知道怎么搭结构的。那简所以你看思维导图是从中心节点开始的,先一个中心节点,然后往下细分对不对?这个东西可以分成三方面,然后再去往下细分。

对, the brain ,你然后思维导图大概是你不能的,能乘上分。但是在 brain 它不是这样的,那 brain 它的核心都叫出发点,出发点是说现在有了一个一个想法,现在有了一个想法。那么这个想法我可能想它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但是又一想这个想法我是属于某个大的领域的。然后又一想可能它属于另外一个领域,然后这个想法又有别的有关系,所以它没有什么结构,甚至你这样划到。它有三个方面,那你想可能呦画错了,这两个方面其实是同一个。那就我就再分出一个节点来,把这个节点连这来,把这个节点连到这来,你这个这去掉。你甚至可以说它这个节点下面还有一个节点,但是似乎这个节点似乎和这个节点那甚至可以有一个带这样的关系,所以这个东西可以充当复杂的,它就是适合一个比较随意的东西。所以这里面你如果过于追求层级化、系统化,还有说上下关系的话,可能会使用 zerbrain 形成一个阻碍。

所以 zerbrain 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软件,我自己给它的这个就这个描述,就是说它是什么,我们就叫日常,叫日常使用日常用他不是说你设计好了,然后你去设计一个很大的一个体系,然后往里面去搭建节点。不是的,他就是想用今天详细点来记一下,明天详细来记一下,这么几天想不起来就空下来。然后你说另外一个领域是另外一个领域里面去记录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说这个点其实和这个点是有关系的,那我就慢慢地连起来了,日积月累的力量它是平常对,就说它是宏观上的一个刻意,宏观上可以积累,但是在微观上是比较随意的所以基本就是这些内容我们测试的目的也是为了看这个流流畅度,大家互动的情况是我就想有人问这个手写是怎么实现的?我手写用的是一个专门为了这个讲课用的买了一个 one com 的手写板啊。啊这个不重要,我还买了一个麦克风,但是发现麦克风的效果还没有这个笔记本自带的。

好,那是不是就这样结束或者那既然既然再看一下,就是说刚才我演示的画的,就是说对比如说今天我们做什么呢?今天我们测试上课对不对?就是随时记录,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测试,直播。那么这个测试直播效果怎么样呢?效果还可以对吧?用的是什么呢?测试直播用的是钉比赛用的是钉钉用的是钉钉。然后在这里面还有人比如说 leo 问到了一个问题,比如说你用的这个设备是什么? one com 的一个设备,你就随便写,不要太严谨,甚至就像比如说这个 Oncall 到底是这样放还是这样放都没关系。如果重要的话,你可以把它放到上级节点都没关系当然这是一个新的思维导图。那如果在我的主导图里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点就比较多了。比如说比如这个时间比较紧了,咱们这个因为它关联太多,所以一讲就扯开了。

这个是我今天我女儿他学到了,学到了对零,大家简简单看一下,他今天语文学到了第八课,你看展开一下。讲得再不乱,就你看讲的时候就容易停不住,你们做的时候其实也是容易就停不住的。比如说这一课,它是语文第八册里面的。那么上级小学语文对吧?再是往上走,往上走,再往上面是学安娜的学习。

那回到这个第八课,比如说这第八课叫千年梦圆,在今朝里面讲了,首先讲了这个万户就是一个传说,作者火箭上天当然炸死了。然后后面是神舟五号。后面是东方红卫星神舟五号嫦娥一号,我就把它整理了一下。比如说那么这几个其实都是讲的中国航天发展史对吧航天航发展史。那么冬奥会卫星 1970 年 72003 年深度 5 号。然后这个嫦娥一号。

那么万户我其实今天研究了一下,并且写了一篇微信的公众号文章,但是那些细节比较多,我没想画在我这个思维导图里面。没想画在这个 Libra 里面,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那个我今天发的微信公众号,所以就是他很适合去做这种关联很适合做关联,你是随意用,但是宏观积累起来才有价值。那么这个宏观积累,比如我们看一下我现在 9000 个节点,然后 14,000 条连接主要的,这是主要的,所以慢慢积累就好了。

OK 我们的。卡了。回回复一下,回复一下先不回答的不问的问题,红利文的不必要,这个不必要,你们就用。 Ok. 按你的版本就行。那么使用软件没有标准做法,我提倡大家找到自己的方法,所以你适合你用什么版本就 OK 了。你这个卡我估计是你那边的问题。你到时候你看看换一个网络或者看回放都会有回放的。不同维度的标签。这个问题很重要,那我就稍微说一说。反正你们想不听的就可以下了看这个标签。

说到标签,它对典型的应用是云笔记,比如说 overnote 那是 ivenotes 你看 ivanf 的信息结构是这样的,它可以分多个100,对不对?分几个笔记本。那么笔记本里面分一条一条的笔记,那么它是每一条笔记,它可以打上一个标签,打上第二个标签,打上这三个标签。那么当然这里每个笔记都可以打标签,所以标签是一种。所以这首先你看标签是一种附加属性,绝对不要搞每很多笔记都打标签的是没意义的标签,只是为了让你去容易找到某些笔记,所以只在必要的时候打标签。

那么我们看它,这个标签只是一个字段。比如说这个标签就叫知识管理。对吧,比如说知识管理这个标签,那这个标签只是在四个字,它本质上它都不是四个字,本质上可能它有一个 ID 是多少,它只是它的描述叫知识管理。但是在 airnote 里面,你会发现说这个信息本身这条信息本身它和一个你看它们 avenut 里面其实最基本的是节点叫信息 A 它就可以和信息 B 去关联。那么而在 oknote 里面,笔记是主要的,这个标签只是一个附属的。所以信息 A 和 B 可以关联,这个 B 可以是个标签。比如说今天我们讲的一个课,某年每月某日一次课,你可以这个 B 就叫 G 可以说和 partner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takm 去关联的,它可以是个标签。但是你发现这个它又可以去扩展。所以 the brain 里面最根本的就是一个信息节点,这个节点他因为后面还会有人问到这个 tag 和 tag 的区别。你首先要把这个 tag tap 理解成一个普通节点,然后再去根据需求去进化,然后再把它变成了一个特殊的节点。这个叫 tag type 这个可能要讲到讲的过程中才能明白对的,这这个这个很好,就是说你不行的时候你就改一下。所以这不是改一下。

好,那就这样,反正我关掉之后它会形成回放。可以再看一下。好,拜拜,明天见。如果大家对我讲的声音大小还有速度,也可以,反馈一下结束直播拜拜。